石中元:《我们的未来与人类的世界化──话说全球意识》序言

2022-05-12 19:29

 

石中元.著《我们的未来与人类的世界化──话说全球意识》、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6年3月版

《我们的未来与人类的世界化──话说全球意识》序言:

从星空看地球──全球意识随想曲

从太空来看我们生于斯、逝于斯的地球,就向我们站在地球上欣赏月亮一样,只见空中悬着一个淡蓝色的圆球,闪烁着斑斓的光环,它在悠悠地缓缓地移动。

宇宙飞船阿波罗号,在向月亮飞行中发现,浩瀚无垠的太空,有一个被蓝色气团包裹着的星球,白云缭绕其间。宇航员惊喜地喊道:啊!那是人类的故乡——地球。

倘若你乘着航天飞机在太空中遨游,你的视野将变得开阔,你的思维将变得立体,你胸怀地球、放眼宇宙。

“在太空中看我们的地球,景色真是漂亮极了!地球很大,像个绿蓝色的玻璃球,上面还有些别的颜色,千姿百态,给人一种珍贵物品的感觉。每当航天飞机飞越中国上空时,我总要求其他宇航员把窗口留给我,我要好好地看看中国大地,把它拍下来。” ——世界上第一位遨游太空的王赣俊如是说。

飞上天空,鸟瞰大地是人类早就神往的事。在科学不发达的时候,人类只好利用风筝、鸽子或者气球带照相机从空中拍照地面。遗憾的是,几百万年来,人类从没有给自己居住的地球拍一张“全身像”。我们的地球半径平均达6375公里,在世人的眼里硕大无比,是个无法测量的天体,利用飞机航空照片,也只能拍照几十乃至几百公里。

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我们终于能够给地球拍一张全身像了!我们终于能看清地球的全貌了!电子扫描、遥感技术,使地球表面没有禁区了,无论是千里戈壁滩,还是汹涌澎湃的大海,庞大的地球原形毕露、一览无遗。

多少世纪以来,我们在一个个封闭的国度里生活,民族的区域、国家的疆界将人类生存生活空间分割开来。如今,我们生活在宇航、遥感时代,生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生活在科技无国界、文化无国门的时代,生活在地球是一个村落的时代。我们在探索宇宙的同时,终于把地球看成了一个整体!我们终于把人类看成了一个整体!

是的,人类的发展史就是殊途同归,百家同源。万众皆一民,地球乃一村,天人皆一体。

宇航员谢瓦斯季诺夫说:

——从太空中俯视我们着个小而脆弱的行星时,就会特别清楚地意识到,它是多么地没有防御能力和多么容易受到打击。我们地球上的许多问题从那里看起来是不一样的,要知道,从太空中是看不到国界的。

——在太空中可以一眼看到整个地球和它表面上的每个细小部分,而且人类改造活动成果的完整图景却能展现在眼前。没有这种独一无二的观察点,我们可能很难认识到人类对地球的长期破坏。飞向宇宙加速了全球性思维在人们当中的形成和传播。监控周围环境的宇宙工具的出现,使我们能够有效地解决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生物圈这两项两位一体的任务。

开发宇宙,造福人类是地球人的共同使命。1990年4月7日。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国发射美国人制造的卫星,无论在西半球,还是在东半球,一时间成了全球热门话题。

“亚洲一号”卫星由休斯公司设计生产的一颗国际通信卫星。1984年2月,该星由“挑战号”航天飞机发射上天,但未进入预定轨道,后“发现号”航天飞机将它从天上“捞”了回来。现在,该轮到中国人把它送上天了。

发射“亚洲一号”同步卫星,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系统过程之一,是中美两国第一次并肩合作。全球是一个整体,无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我们都是地球人,我们都是地球这个大飞船上的乘客。我们人类都有和睦相处,在这个地球上共同生活的良好愿望。

1990年4月7日,亚洲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中国人以自己的实力,显示了人类合作的光明前景。中国,敞开了汉唐的胸怀。“亚洲一号”的冲击波,很快辐射了地球这个小小的村落。

卫星通信使地球变成了一个村落。地球变小了,而人们的视野扩大了。地球和人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各个国家和地区是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世界历史是个整体,而各个民族是它的器官”。

人们发现了系统思想、系统工程、系统论的重要性和它的必然性。系统是指由一个共同目标联系起来的许多相互依赖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每一个要素既有其特定的功能,又协调于系统整体之中。整体与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但是,整体大于它的各个部分的总和。系统的核心是整体。

一个遍布全球的电子网络正在把全人类联系在一起。电子网络、卫星通信使我们在数小时、几秒钟就能知道世界上任何角落发生的事情。一场足球比赛、一艘油轮触礁、一次图谋不轨的劫机事件、一个连体双胞胎的诞生都会引起全球公民的关注。现代化的信息传播和全球通信把个人、地区、国家乃至七大洲、四大洋联结成一个整体。

人们日益认识到,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已经变得多么紧密。今天,地球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不只是相互发生影响,而且是相依为命,是一种唇亡齿寒的关系。这个地球已不再看成是一百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组成的集合体,相反,它是由各个国家和地区形成的一个系统——一个世界系统。

农业社会人们习惯于过去,工业社会注重现在,而信息社会则面向未来。一种“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新的世界观即全球意识正在形成,我把这种全人类的共同体意识,概括为下面一段话——

胸怀全球、放眼宇宙。把天——地——人看成一个整体系统,站在全球和全人类的立场来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

茫茫宇宙空间,有无数个天体在运行。我们的地球只不过是无数个天体中的一个,它同整个太阳系一样,并不是从来就存在的,它是物质世界长期运动发展的结果。

据地质学家考证,地球自形成以来,已有46亿年的历史。大约在46亿年前,密度较大的尘埃物质在空间开始了固体聚积过程,这时它的温度很低,先是形成小行星,以后才聚成原始地球,经过亿万年的演化才形成今天这个样子。

如果我们把广袤的银河系比作一个大足球场,地球就好比一个小小的足球,然而没有龙腾虎跃的运动员,没有欢呼雀跃的球迷。这个蔚蓝色的星球没有兄弟,没有姐妹。这是一颗孤独的星,孤独的星球上有一群孤独的人类——此刻,我油然而生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的宇宙孤独感。

我们曾测度过地球的过去,大概知道它是怎样诞生的;然而我们能预测它的未来吗?它将携同人类走向何方?

寥廓的天空万古不语,幽深莫测的星空是一个谜。只有注视天空才能理解地球,只有理解地球,才能参透人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两千年前的屈原面向苍天和浊世,发出了一连串的《天问》。他的怀疑和志向,引起了人们的思索。唐朝诗人柳宗元以《天对》的形式试图回答屈子的天问。然而,直到今天,仍然还没有人对几百个《天问》做出科学的圆满解答。

战国时代的荀子在《天伦》中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指出了自然界运动变化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天不能主宰人类,而人类也不能把主观意志强加于天。“天人之分”,“不与天争职”,荀子试图规范人与天的关系,以求得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

先贤圣哲老子,在2500年前的《道德经》中含蓄地警告后来人:“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所以被尊重,德所以被珍贵,就在于它不加以干涉而顺应自然)。

要学会尊重自然界本身,而不是让自然界单纯地满足人类的需要。在自然界面前,人类不要以自我为中心,不要妄作非为,横行霸道,最好不要干涉自然界,顺其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怎样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呢?老子讲得很明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为法则)。——人为地所承载,所以人当效法地;地为天所覆盖,所以地当效法天;天为道所包涵,所以天当效法道;道以自然为归,所以道当效法“自然”。

在这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口爆炸、资源危机、疾病丛生的年代,人类已认识到了自己的“失足”。天文、地质、生命运动是综合效应运动,将它们对立起来,割裂开来,人类必将受到惩罚!将太空天体系统,地球生物系统,地表人类社会系统进行综合考察,方能为人类生存下去寻找一个好办法。

黄河如丝、长江如带、山川如砺、海水如染……从卫星上看中国,风光无限——她有一条蜿蜒的细线,那是人类加工的痕迹:万里长城。她有两片淡淡的绿纱,那是大自然的厚爱: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和大兴安岭的寒带森林。

一千多年前的诗人李贺设想了在太空俯瞰华夏的情景:“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陆地变海海变山,人间的千年变化在天上只像跑马一样迅速过去了。远望中华九州像九个小烟雾团一般容易消散,看上去辽阔的大海像一杯水似的容易干枯消失。

现代诗人戴望舒和古诗人李贺有类似的感受:“星来星去,宇宙运行,春秋代序,人生人死,太阳无量数,太空无限大,我们只是倏忽渺小的夏虫井蛙”。世变无涯、人生有尽、光阴迅速、生命短促。佛教以特有的洞悉宇宙人生智慧,用一谒语概括了世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和无边无际的亿万星云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可谓沧海一粟;和生存了46亿年的地球相比,人类是渺小的,170万年的人类史只不过是百驹过隙,瞬间而已。由此,我忽然想到,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为什么要藐视星空,为什么要与大自然对立?

1939年9月中旬,希特勒在寓所看军事记录片。他看到热核研究和试验的威力。这个臭名昭著的战争罪犯,当时竟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兴奋地跺着双脚喊道:“就得这样对付他们!消灭他们!”没过几天,法西斯纳粹就通过了制造原子弹武器(铀工程)的决议。幸运的是他们还没来得及掌握这种大规模杀伤武器就失败了。

美国开始了行动。1939年11月1日罗斯福召开了包括军人和科学家的铀咨询委员会,制定了曼哈顿计划。

1945年7月16日5时30分,美国在阿拉莫戈尔多基地进行了地球上第一颗原子弹试验。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这两地遭到毁灭性打击。苏联不甘示弱,1949年8月下旬,苏联爆炸了原子弹。从此,这个世界开始了核竞赛。

按动核电钮地球变火球。人类的才智发展到这样一个地步: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原子弹、氢弹、激光导弹——所有贮存的核武器能把地球毁灭几次。

人类的理智发展到这样一个地步:地球上的几十亿人民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少数按动核电钮的个人和组织——地球和人类就掌握在他们手中!已经过去了的五千年文明史,没有任何一个帝王、任何一个政府能拥有如此大的生杀大权。

人类绞尽脑汁创造文明的核武器能够毁灭地球,人类向大自然进军的工业化活动破坏了地球——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理性的失败。当代人引以自豪的现代科学和逻辑思维,并不能保证人类走向至真、至善、至美。心性狂乱、逞强好斗,人类中心主义,并不能带来和平、理解与宽容。两次世界大战、毁灭地球的核武器以及破坏地球的工业革命——这,不能不引起全人类的深思和警觉!

在这第二个千年即将过去,第三个千年即将到来的世纪之交,在这人心惶惑、信仰破灭,人们不知干什么好,干什么都没有着落的年代——人类的注意力转向了天人合一、回归大自然的古老文化,转向了注重精神修养的传统文化。

人类开始正视宗教、批判宗教并从中获取开悟和灵感,以求自救、以求解脱、以求填补心灵的空虚。在这电脑机器人、生物遗传工程的年代,人们不得不再次关注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以及儒家学说。不得不耐着性子,翻开古书,听取老祖宗们絮絮叨叨的劝告和正襟危坐的教训。我们先人的文化精粹,为的是防止我们这些子孙后代从自由走向枷锁,防止我们从疯狂走向残废,防止我们从贪欲走向毁灭,防止我们从人性走向兽性。

是生存还是毁灭?核战争中没有胜者!面对成千上万的核弹头,人们开悟了,明白了。联合国召开了裁军会议和销毁中程导弹的行动。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只有一个生存空间,人类是一条船上的乘客——同船共渡。天下和为贵!

地球,我的母亲!你背负着我在这乐园中逍遥.

你还在那海洋里面,奏些音乐来,安慰我的灵魂.

地球,我的母亲!我过去,现在,未来,

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我要怎样才能报答你的深恩?

——《地球,我的母亲》

1919年12月,当时作为留日学生的郭老,在日本福冈写下这首与地球抚爱、拥抱的诗章。《地球,我的母亲》不受民族、国界的限制,而是以世界为己任,以天下为己任。

当代我们闭关锁国了,想自大反而自小了、自卑了。想“解放全人类”,反而贫穷落后了。人穷志短、马瘦毛长,许多人的心胸变得狭小、鼠目寸光。这并不是我们老祖宗的过错,我们的先辈不乏全球性的“世界公民”。玄奘东渡、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七下西洋……他们十分注意与世界的联系与沟通,他们把全球装在心中。

这是个旋转的世界,它需要我们的认识旋转起来,这是个立体的世界,它需要我们的思维立体起来。这是一个多元彩色的社会,它需要我们抛弃非黑即白的“斗争线性思维”。是的,在高技术发达的今天,人们的思维应进入了一个全球意识的时代。他要求我们运用系统论的综合方法,探索天——地——人之间的依赖与相互影响,建立一种人——地——天协调发展的祥和社会。

全世界的学者们在密切关注着与整个地球息息相关的全球热点,出现了跨科学、跨国界的全球思想库。以社会科学为基础从事定性分析,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从事定量分析。定性和定量的结合将是全球思想库的趋势。融合、融洽、融通,融化融汇是一个地球公民的行为。

一个新的学科全球学出现了!它运用大综合的方法,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起来,将当代和千古结合起来,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结合起来,将现代意识和传统观念结合起来——以此来探索人的全面的发展道路,探索地球的演变和天体的未来,探索将给人类带来福音的生态保护和生物工程。

全球意识是世界走向大同的先声和预兆。地球上的人们终将融为一体,重要的是,谁先主动走进谁的门。

1993年8月4日石中元撰写于北京延庆淡泊湾书斋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河南新闻网 http://www.hnanxw.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26326761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