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才林:用青春之我助力城市幸福蝶变

2022-04-25 22:30

  文/图  陕西市政全媒体通讯员 杨迁伟 钱运立


    郑才林对自己所从事的城市建设工作是真爱,认识他的人都知道,无论是他的线上微信朋友圈还是线下的社交圈,大都与自己的工作有关。
   出生于1981年的郑才林,中专毕业后参加工作,成为汉滨区偏远乡镇的一名基础设施建设职员,因其专业技能过硬,2006年,被选调至市住建局原市政管理处工作至今。
4.jpg
  16年来,郑才林从一名普通的技术科职工到工程师、副科长,再到科长、党总支副书记、高级工程师,他始终扎根在市政建设的一砖一瓦、一桥一路、一城一墙,先后参与安康市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和保障房项目30余个。城市在一点点发展变化,他也在一点点成长。通过不断地学习、总结和实践锻炼,不仅在业务水平上有了长足的进步,更重要的是能站在整个城市的全局和高度,去思考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成为住房和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行家里手,逐步成长为城市建设圈的顶流。
 
 
病倒在河堤顶路改造中,一句“熟悉情况”彰显担当

  2017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安康城区防洪堤堤顶路、大桥路、金州南路全面提升改造,迎接一年一度的龙舟节。
  在不改造沿街建筑立面、不增加道路侧分绿化带和中分绿化带的情况下,如何通过仅有的面积来实现大桥路、金州南路整体视觉效果的最大改观?在不改变防洪堤结构、不影响防洪抢险功能的前提下,如何在5-7米有限的空间里做文章?……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为了完成任务,郑才林一遍又一遍用脚步丈量着即将改造的几条街道,记录着每一个存在的问题,思索着每一个将要改进的细节,7.3公里如此往复。

  经过反复踏勘和思索,最终确定在“美化”二字上下功夫,在“完善”二字上下力气,使改造后的街区能增加市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河堤堤顶路改造方案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认可之后,近300盏的定制路灯,2000余米的定制石材栏杆,7万余平米的铺装石材成了制约工期的关键。为不影响工期,郑才林立即安排两路人马分赴济南、成都、河北等地考察材料,洽谈、签订意向订货协议,解决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
6.jpg
 
  工程开工以后,无论风雨,郑才林都亲自带领施工队伍夜以继日地工作,时刻坚守在现场,仅仅用了36天,便啃下了这个“硬骨头”,确保龙舟节如期开幕。同样是龙舟节,三年前,郑才林为了一桥城门和地下通道的建设能在龙舟节开幕之前完工,硬生生把6个月工期压缩至4个多月,日晒雨淋,加班加点、通宵达旦,一桥城门如期完工,龙舟节开幕了,郑才林却熬不住了,连续多日的重感冒致使郑才林烧成肺炎,住进了医院,一躺就是13天。
7.jpg
  “堤顶路改造是最让我引以自豪的项目,有很多东西是按我们自己想法定制出来的,比如河堤上集路灯、广播和摄像头为一体的智慧路灯,那都是我们反复多次试验考证而成的。最终的改造效果也很满意,得到了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对于郑才林来说,任何一个自己参与负责的项目,开工之前他便已经心中有数了,一个工程有多少节点,每一个节点的工期,哪些地方是制约因素等等,随便开口问,郑才林张口就能告诉你。再苛刻的提问,都难不倒郑才林。
  市政园林处的同事敬佩郑才林的同时,经常开玩笑说:“才林是工程的主心骨,只有他在,领导才放心。”
  面对这样的赞誉,郑才林总是笑着说:“主要是我熟悉情况。”

香溪隧道中挑战自我,四赴西安成为星级会员”

  安康城区南环干道是市政府确定的2008年中心城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当时安康中心城市单体项目投资最大、施工组织最难、技术难度最高的市政工程。其中香溪隧道建设便是整个工程中最难的一环。郑才林是该工程的技术总工,尽管已参与建设了多个项目工程,但这还是他第一次参与涉及到隧道工程的建设项目。
8.jpg
  香溪隧道是偏压、浅埋、大跨双连拱隧道,而该隧道的岩层恰恰就是软弱、松散,稳定性极差的围岩。原先设计好的爆破开挖支护方案都只能作废,郑才林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无数次坐在一起研究对策,增加抗滑桩、坡脚反压、缩短台车、加强支护措施……最终艰难地贯通隧道。那段时间,郑才林一直守在工地上,不放过任何琐碎、微小的环节和漏洞,直到隧道贯通,才松了一口气。
2.jpg
3.jpg
  新开工的“两桥一路”工程(国道211安康关庙至黄洋河改建工程)是我市“十四五”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按照市政府确定的开工建设目标,项目前期工作只有三个多月时间。郑才林作为项目前期工作负责人,在西安疫情较严重的时候,不得不先后四次去西安对接工作,往返共做了16次核酸,很长一段时间行程码上“星号”伴随,影响到家人的生活和孩子上学,他却自嘲是“西安的星级会员”。最终,他如期完成了项目前期11项报批手续办理,按时间节点完成施工和监理招投标工作,创造了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的奇迹。

市政项目是在行善事,爱岗敬业才能无愧历史

  “前期工作好似十月怀胎,首桩开钻宛如呱呱落地,建成投用如同长大成人。这其中不仅有时间和空间的连接,也是情感的连接。精品的锻造需要倾情付出、用心呵护。一起期待吧……”4月1日,新汉江关庙大桥主桥墩首桩开钻,作为该工程最难的一标段工程质量安全负责人,郑才林在朋友圈郑重地写下这段话。
  “市政项目也是在行善事,要做到极致,对的起自己、对的起家人,经得起历史的检验,郑才林就是这样一个人。”曾与郑才林搭档多年的市政园林处副处长廖邦友觉得,城建对于郑才林来说,不仅仅是工作,更多的一份热爱和责任,并且不断地学习充电提升自己,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作为一名技术骨干,如果没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娴熟的技能和广泛的文化知识,不仅难以履行职责,也难以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和信服。尽管一年的时间,郑才林或筹备或参加主持各类会议近300个,上班天数均在350天左右,但他一直不忘坚持不懈的学习,分内分外的都潜心钻研,以满足城建工作的需要。他撰写的《污水集输管道系统中有害气体释放与解决对策》《污水管道气体浓度分布模型扩展与验证》《融入城市生态景观的下沉式再生水厂的设计与运行》《市政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基于建设单位管理实践》等多篇论文在学术核心期刊、国家、省级期刊发表。同时参编大学教材、国家规范、省级地方标准,主持市级科研课题,参与省级重点研发课题等等,申报专利2项。

面对未来,就想看着这座城变得越来越好

  一路走来,郑才林一直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将自己的全部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也得到了组织的认可,先后获得“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二届安康青年科技奖”、第三届“创新安康好青年”、“优秀党务工作者”、“人大建议办理先进个人”、“全市政务督查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8—2020年学术论文分别被市政府授予“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一、二、三等奖”等多项荣誉。
5.jpg
  这些荣誉的背后,是辛勤的付出,更是对家庭的亏欠。“这一年,想给上班的时候你还在熟睡,下班的时候你已入睡的女儿说声对不起,我缺少应有的陪伴;想对辛苦的妻子说声对不起,我把家当旅店,让家缺少了应有的温暖。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对于过去的一年,郑才林充满了歉意在朋友圈中写道,但是只要在岗一天,他都会全力以赴。他说,他就想看着这座城变得越来越好。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河南新闻网 http://www.hnanxw.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2632676114@qq.com